2020年5月18日 星期一

喜餅做法 - 餅皮

喜餅做法 - 餅皮


啊!就是這個皮,陀螺媽媽終於搞出來了!
--------
最終版配方,真的好吃!
中筋麵粉  300g
轉化糖漿        215g 
室溫奶油        88-90g
起士粉            20g
室溫蛋黃        36g
小蘇打粉        4g

粉和粉走, 水和水走. 揉至光滑. (醒30分鐘), 包餡(月餅的話,皮和餡重量比約1:1)。
---------
陀螺媽媽喜歡吃大餅,可是一直做不出記憶中的餅皮。每年的中秋節,月餅做著做著,總是對那未成功的餅皮深覺遺憾。在網路上晃了許多網站後,陀螺媽媽搞明白了糖的變化(見"話糖"一文),當然也興沖沖的煮了轉化糖漿。

原來,其實轉化糖漿不難。糖:水:檸檬約 (≧)2:1:0.15-0.2。水滾後加入檸檬汁和糖,稍微攪拌後就放著讓它一直滾,直到金黃色或溫度在攝氏108-115度之間,裝罐保存就完成了。陀螺媽媽用底面積很大的鍋煮糖漿,糖漿很快就變色到達溫度,根本不用"熬"太久。
糖漿煮好了,通常要放個至少三天以上才能用。陀螺媽媽可是天天看著糖漿,愈看愈可口,終於過了N>3天,再加上小小陀螺天天在那裡吵著要"試吃"糖漿,所以陀螺媽媽決定再來挑戰一次台灣的喜餅。

轉化糖漿實在太誘人了,兩隻小陀螺很快圍了過來,各挖了一口給他們,陀螺媽媽也試了一口,果然好吃!它像夏天炎熱氣溫裡的麥芽糖,不管是形或味,跟麥芽糖都很接近,除了糖漿帶點酸味之外(這就是為什麼有的轉化糖漿煮好後會再加點鹼水來中和酸)。

言歸正傳,台灣的喜餅皮叫做和生皮(又叫清仔皮),陀螺媽媽好不容易才找到它的名稱和做法。但實際試做時,看到大量的糖漿和奶油,陀螺媽媽竟然加到有點手軟,所以只好隨性的加到某個程度,有加就好。以下是陀螺媽媽用的配方:

中筋麵粉(all-purpose flour)  250g
轉化糖漿   160g
奶油            70g (室溫軟化)
起士粉        20g  (其實是要用奶粉的,但奶粉實在不好買)
蛋黃           x2  (室溫。最好整顆生雞蛋退冰,不要分離蛋黃獨自退冰。)
鹽              ... 未加,因為用的是有鹽奶油
小蘇打粉 1-2g   (食物秤不是很靈敏)

揉到表面光滑,醒30分鐘。390F烤5分鐘,刷蛋液,再烤10分鐘。


原配方裡還要用鹼粉,NaOH,那可以強鹼呀,濃度不夠稀的話可會傷人的哪!一想到它是清堵塞水管的化學藥劑常用的主要成份之一,陀螺媽媽就害怕呀!所以,即使鹼粉可以從小蘇打粉加熱製得,陀螺媽媽還是會怕,所以鹼粉就被陀螺媽媽省略了,反正酦鹼中和,小蘇打粉也可以做到。

中規中矩的做法當然就是粉加粉,水加水,不過陀螺媽媽當然全部材料丟進盆裡,然後再把它們弄成團。

原食譜的做法是太濕加麵粉,太乾加糖漿。陀螺媽媽原本只用一顆蛋黃,但太乾了(因為陀螺媽媽把糖漿量減少了),所以後來又加入另一顆冰蛋黃。所以陀螺媽媽的配方變成了二顆蛋黃。

麵團光滑後,陀螺媽媽立刻包餡了 ,醒都沒醒了。那個麵團,果然很好操作,可惜陀螺媽媽忘了把月餅模帶到新家,所以做出來的餅就只是樸實的"太陽餅"。看著那個餅皮,陀螺媽媽很有感覺這個餅皮一定會成功,那個讓陀螺媽媽魂牽夢縈的喜餅皮!


和好的餅皮。一看就是會成功。

烤了快十分鐘後拿出來刷蛋液。

切開的餅,是芋頭泥包肉臊,真的是超配的!


終於烤好出爐了!陀螺媽媽真的好想好想立刻試吃,可是偏偏是晚餐時間,所以陀螺媽媽只好忍著慾望。一個多小時過去了,小陀螺們終於做完作業,終於是全家"宵夜"的時間,陀螺媽媽迫不及待的嚐了一個餅,嗯,好吃!陀螺媽媽一直很想出來的喜歡皮終於讓陀螺媽媽搞定!雖然好像還得放個三天讓餅皮回潤才算完成...

結果,不到三天,所有的芋頭肉臊餅都被吃完啦!

--- 2020.05.18 ---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